第一时尚网

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是什么样子的?听这些校长说

2020-12-15 10:15   来源: 互联网    阅读次数:2902

12月15日/PRNewswire Asianet /质量的提高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比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对于基础教育阶段,我们应该如何理解高质量的内涵?如何同时创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学校、家长和社会应如何形成合力?


日前,在第十一届新华教育论坛"2020·CIP教育创新会议"上,北京第四中学校长马静林、北京师范大学附中校长王力平、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中学总校常务副校长周建华和清华大学附中副校长杜玉珍举行了"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使命和选择"的圆桌对话。"新华社教育中心内容主任尚良主持了圆桌会议。


如何理解高质量的内涵?多元化和全面发展是关键

image.png

优质教育首先要有良好的教育价值追求,不应该是简单的应试教育,而应该是素质教育,不是简单的智力教育,而应该是‘五教育’。马景林认为,对学生来说,高素质教育应该给他们更广泛的选择平台,为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发展的可能性,让孩子们有他们可以展望的未来。


王力平认为,所谓的高质量发展,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是‘一千人’、同质化的,而是每所学校都充分激发了育人的活力,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育人特色;"在她看来,高质量发展的状态是:"虽然不同的学校以不同的形式和渠道培养人,但到头来,我们的孩子们可以全面发展,学习他们所拥有的东西,并在未来找到他们喜欢的某一领域的工作。这种工作不仅能使他们自立,而且能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高素质,不是对某些人,而是对所有学生,为学生的发展创造和建立尽可能多的平台,使每个学生都能脱颖而出。"杜玉珍还认为,学校应该坚持特色发展的道路,在教育理念、培训目标、课程、学习方法和评价方法上都可以多样化。高质量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杜玉珍强调,我们培训的人首先应该是身心健康的,就像"0"面前的"1"一样。


周建华说,从学校内部,协调发展高素质的教育目标,高素质的丽都人,高质量的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以及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都能促进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好人去学校教我们所期望的好人。


马景林说,在提高教育质量的过程中,教师队伍建设是最重要的把握之一,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他强调,教师应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教学必须阅读、阅读相关书籍,然后提高对教育现实中问题的认识,同时可以回到书本,回到理论学习,然后再实践。此外,他强调教师应该有责任感、研究意识、新技术意识和对未来的意识。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王力平强调"要释放教师群体的活力",首先要尊重教师的专业精神,尊重教师,倾听教师的声音。其次,要了解和尊重教师发展的差异。教师成长阶段包括适应期、快速发展期、成熟期、高原期和再发展期。"教师在不同阶段的需要是不同的,我们给他生长所需的养分应该是不同的。学校应该给所有教师一定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很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毕业生都成为了中小学教师。周建华认为,这些老师招进中学后培养更重要。学历只是一块敲门砖。踏入中学校门后,他们要扔掉这块砖头,和其他老师一起归零,回到同一起跑线上。周建华认为,要构建由三个圈层组成的教师培训生态。中间是学校制度,这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推力。最内层是教师个体系统,是教师发展的内力。他强调,反思对教师来说很重要,要注重创新实践,让他们体验职业的快乐。在他看来,教师最大的幸福来自于课堂,新教师要"站在课堂上",骨干教师要"站稳课堂",专家教师要"顶得住课堂"。"。


目前,教师队伍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许多新教师来自综合性大学,广泛的师资队伍更有利于学生在全方位甚至潜移默化的影响。"杜玉珍说,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将专业与学生联系起来,充分发挥专业专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她主张培养研究型教师,特别是在新教师中提倡微观研究,使教师能够把课堂上遇到的真正问题转化为研究。




责任编辑:无量渡口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第一时尚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